“穆大人,就只这一套不成?”
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,众人闻言跟着附和,场面就有些激动起来。
仓库里自然还有,但是穆埠照皇后的意思做事,是绝对不会承认的,大声说道:“诸位,琉璃烧制不易,瑕疵品多,东西一出来一旦有瑕疵立刻就会当场损毁,绝对不会流到外面。因此,每一套琉璃都是工匠反反复复烧制出来的,精工细作才能出精品,大家不要着急,下一次最快也得七天后,诸位在这里堵着也没用,做了登录记册的可以回去等消息了。”
穆埠喊的嗓子都要哑了,这才把登录完的劝回去,还有等着登录的排成队,将作监从没这样忙碌过。
顾清仪又过一日接到穆埠送来的账册,不由啧啧舌,看着上面的钱数心里十分满意,果然好东西就得卖给有钱人,这钱好赚。
制作流利的成本并不算高,至少比起卖价是这样,顾清仪这一大进账暂时缓解了她的经济危机。
有钱的顾清仪过了几日跟着宋封禹悄悄出了宫,俩人都是便装,顾清仪一身白底红边的窄袖胡服利落飒爽,宋封禹一身青衣身姿挺拔。
廷议完毕,宋封禹就回了摇光宫换了衣裳,带着顾清仪走了。
日头还不算烈,前往太学的路上有人骑马,有人乘牛车,也有人徒步前行,越靠近太学就越热闹,人也越来越多。
三五学子结伴同行,或者独自一人,有人带着书童,有人背着书箱,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大大的笑容,听他们言谈之间提及殷公,显然这些人多是因为殷公来而高兴。
顾清仪没想到殷公多年不在惠康名望依旧,可见天下读书人对真正有学识的人是敬佩推崇向往的。
重开太学让学子们就读,对于家底十分寒酸的皇帝而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顾清仪知道宋封禹是动用了他自己私库的一部分银钱,才能将太学这么顺利的运转起来。
太学迁址,屋舍并不是全都重建造,有一部分将原本的屋舍做了小部分的改动使用起来,前前后后经过几个月太学才算是完工。
再加上有元朔与郑桓四处奔走,如今太学重开,自然引得无数学子前来,这可是惠康的文教盛事,自然不会怠慢。
太学门前,元朔早就带着人等候,当看到殷家的马车抵达时,元朔快走一步上前,亲自搀扶着殷公下了马车,嘴里恭敬的说道:“殷公当心。”
殷鉴呵呵一笑,看了一眼元朔,这才说道:“无妨,今日重开太学,陛下兴学,广收学子,才是我等之愿。”
元朔忙道:“今日太学重开无数学子而至,皆是为您而来,有您在,今日才算是圆满。”
顾清仪隐在人群中,听着元朔的话,心里想着这一位换了差事,这段日子磨砺下来,嘴皮子功夫都见长了。
殷鉴本来早已经颐养天年,但是他们陈郡殷家的子弟自殷启出山之后,就跟拔萝卜似的,一个个的都被带了出去。
连度明都前往幽州出仕,他这把老骨头趁着还能挪动,自然要为家族后背铺路。
再说重开太学乃是盛举,便是不为自家子弟,陛下诚心相邀,只为这天下学子他也会来的。
元朔搀扶着殷公,脚步有些颤的走到太学门前,太学已经到位的讲师齐齐迎了出来,领先一步的便是太学祭酒华凌,他上前见礼一揖,“见过殷公,快快请进上座。”
华凌出身平原华氏,自幼好学,经籍杂学无所不览,先帝驾崩之后,华凌便辞官归隐乡中,这次也是被帝征辟,他再三推辞,却被元朔这个厚脸皮的赖在他家吃了七日饭,最后被元朔说服,这才重出仕。
因此,华凌见到搀扶着殷公的元朔着实没什么好脸色。
元朔:……
他也是堂堂惠康四公子,如今过得什么日子哟。
重开太学之所以能一下子把名头打响,除了殷公之外,还有陛下在太学建了一所藏书楼。藏书楼中书籍无数,对于爱书之人来讲,简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。
太学正门大开,殷公在前,华凌在后,元朔与诸位太学学官随后,再往后便是无数学子紧跟着众人身影踏进了这座修的太学学宫。
正衣冠,拜师礼,在华凌的引导下,诸位学子恭敬行礼。
本来还有献束脩的环节,但是太学不收束脩,因此这一节就免去了。
正因为太学免束脩,所以今日前来的学子才会这样多。
太学分出的科目极多,与以前大为不同,太学以前以五经为主,还有骑射六艺,如今却增加了玄学、算学、医学、乐学还有各项工学。
增的学科让人好奇,元朔跟感兴的学子慢慢解释。
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,就像是元朔不仅喜欢读书,他还喜欢打铁,但是打铁也是有讲究的,这也需要学习。
工学里又分很多科目,铁匠也算是其中一科,元朔觉得自己经验丰富,还担任了这一科的学官授课。
建立太学除了招揽人才之外,更为重要的便是安抚人心。
宋封禹以前常年征战,嗜杀之名名满天下,登上皇位之后,自然有很多人不满。
但是,若是一个重视学术,看重人才的陛下,自然能将人心慢慢的安抚下来,冲淡了嗜杀的恶名,尤其是对于那些门第低微的小士族与庶族,读书扬名才是他们最快晋升的通道。
重开太学,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,这里头宋封禹做的打算极多。
顾清仪看着太学热热闹闹的场面,侧头看向宋封禹,就见他神色认真的观看在场的人,黑黢黢的眼睛里望不到底,往日飞扬的眉峰此时带着几分柔缓的弧度,想来心里是高兴的。
“今日一切顺遂,太学必将重兴盛起来。”顾清仪高兴的开口。
宋封禹闻言心里也高兴,牵着顾清仪的手顺着人群往前走,笑着说道:“但愿天下英才能汇聚于此,天下初平,处处都缺人才,就算是杂学学好了也能造福天下,但愿这些学子们能抛弃成见,选择学科时能顺应本心。”
顾清仪知道宋封禹的额担忧,笑着说道:“凡事不能急于一时,等过些日子,让穆埠带着将作监的人来太学转一圈,展示一下将作监的事物,想来会有人动心的。”
“也是。”宋封禹握着顾清仪的手边走边笑,“等郑桓回来,太学的学官更多,那时太学才算是真真正正的站稳了。”
“说的是,想来年前就能看出几分成效,郑桓这一圈走下来费时不少,心急也没用,慢慢等着吧。”顾清仪也没办法,这个时代交通不便,全靠十一路自动电,家底厚实的还能有牛车可坐,度是快不起来的。
宋封禹又看了一圈,就带着顾清仪往外走。
顾清仪问道:“去哪儿?”
“找个地儿吃饭。”宋封禹道。
顾清仪还真没有跟宋封禹在外吃过饭,一时也有些开心起来,道:“我已经很久没在惠康的食肆吃过东西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