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佑成终于松了一口气,“这也可以。”
林晓晓狐疑地看了眼袁继风,觉得有什么不对,“袁继风,你现在每个月月银有多少?”
之前以为他在军营里,说得可怜巴巴的也没在意,现在想来,在大皇子手下当侍卫,怎么也比当兵月银要高吧?
袁佑成心中一紧。
袁继风低着头,“我签的是卖身契,月银很低的。”
林晓晓想了想,好像自己也没有给李东江他们月钱,因为签的是卖身契,当初说给口饭吃就行了。
“好端端的,怎么就签了卖身契?那我们是不是也自动成了大皇子府的奴仆?”林晓晓烦躁得很,古代好像就是这样,奴仆的女人孩子永远是奴仆。
袁继风摇头,“你们不是的,我只签了二十年,只卖自己。”
这是大皇子被囚禁之后,忠心的幕僚想出来的法子。因为被废的太子是没有资格享有侍卫的,但买下人是可以的。
几个忠心的侍卫便自卖自身,成为了大皇子的护卫。现在大皇子平冤昭雪,为防意外,这事儿暂时没人提及。
林晓晓松了口气,这狗男人,终于干对了一件事,没有拖累自己成为丫鬟。
其实,她想多了,两人只举办了婚礼,根本没有婚书,以致于后面还为此生了不少事端。
说到生意,林晓晓来了精神,“袁家村背靠大山,6东家又派了药铺管事教大家识别药材、采摘、保存,现在又有人买了地跟我种,只要销路没问题,以后种药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。”
“但粮食也不可荒废。”袁继风提醒。
林晓晓道,“我知道,很多药材种植和采摘跟粮食收割时间不冲突。”
也不用刻意提醒,几千年农耕社会传来的思想,不种药材、可以,不种粮食、绝对不行。
哪怕有冲突,粮食也是排在第一位的。
袁继风想到村子里那些长出穗子的稻子,忍不住问,“你看这季快成熟的稻子,亩产能有多高?能不能扩大范围种植?”
皇上拗不过幽幽众口,为了弥补大皇子这八年的苦楚,给了他两个田庄,如果种两季能成功,多过几年,大皇子举事的成功率就更高了。
不过那里就在京郊,太引人注目。看来,在江南买良田势在必行,而且林晓晓身份不打眼,用她的名头去买最好了。
林晓晓摇头,她又不是专门研究稻子的,“现在也只是实验,你们要是想种两季,从我这里买种子去种。我给种子做了点小小的改进,比现在的亩产两三百斤绝对要高。”
“等你这边稻子成熟了,记得把情况告诉我,我再做决定。”
林晓晓朝他翻了个白眼,这八年的囚禁,大概让他们的胆子都变小了,种子才几个钱?
他看看那穗子就知道亩产肯定比以前好,有这先机还不赶紧种?真为他们的大业感到担忧,也为自己的小命悬着心。
她看向袁翰成、袁佑成,“按道理,他是你们的亲爹,我只是个继母,不能当着你们的面贬低他,可我真是忍不了。堂堂大男人,畏畏尾、瞻前顾后,没个利索劲,等来等去,黄花菜都要凉几茬了。”
“做什么事,都要认准了,考虑好利弊得失,然后鼓足一把劲只管往前冲。有些事情你不做,永远就那样压着你,可你一动、它不也动了?见招拆招,不要慌,你有损失,人家也啊。”
“做事哪有必定十全十美的?总会有疏漏,种植农作物有什么好考虑?损失的无非就是几个种子钱,要是成功呢?一家子全年衣食无忧,换做其他事情呢?”
袁继风头一次被个农妇教训,尤其这个人还是他名义上的女人,谁家的女人敢当着孩子们的面教训自己的男人?
可看到袁翰成跟袁佑成若有所思,袁继风又不敢打断他们,只能瞪着林晓晓泄心中不满。
林晓晓难得‘仁慈’一回,“你这么瞪着我,就能把大皇子的对手都瞪死了?人家说破罐子破摔,你们怎么没呢?都被人逼到被囚禁的地步了,豁出去弄死他们又如何?还不是怕死!他们就是看穿你们犹豫不决,这才肆意欺负。上次只是沈府派人来杀我们,下次说不定就是哪个皇子了。皇子们养的杀手能比沈府养的人差?我们这些老弱妇孺,够他们几下砍?你想下次回来给我们烧纸?”
林晓晓语重心长地拍了拍袁继风的肩膀,“大兄弟,伸头是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,早点布置早点决断,你说大皇子风华气度无其他皇子可比拟,也有诸如沈府6家这样的臣子支持,大皇子还不赶紧动手,真要等到以后让大家看不到希望,然后去支持别人?”
“机会难得,不要犹豫不决、裹足不前,是个男人,就咬牙往前冲!不管反击是大是小,起码让人看到不是?你们想做好万全之策,难道别人就在醉生梦死?”
袁佑成点头,袁翰成也认同的抿着嘴点头,然后,兄弟俩个,一个去了西屋看书,一个去了院里舞剑,连袁丽都扎马步去了。
林晓晓进了屋子,从空间把这些日子赚的银子都拿了出来,交给袁继风,“有多少买多少,再雇些人种,这些全交给你,我暂时就留在这里,照顾这几个小的。有些淤泥地其实也不错,晒干了都是肥沃的田地,但你要看好了,如果全是烂泥那就算了,太难收拾。”
袁继风不会种地,听林晓晓说得肯定,不由问道,“你说,江南如果抓紧时间补种,能有收获吗?”
林晓晓给他个白眼,“心动不如行动,我没去过江南也没种过两季,怎么知道?万事都有第一次,你动手啊。”
她转向出了院子,得出去透透气,不然,她怕自己憋不住动手。
前几次见他都是人模人样的,看上去聪明能干,怎么坐下来谈话就觉得他胆小又愚蠢呢?
林晓晓觉得离他远一些。
袁继风这次回来,就是看看灾情和长时间不给银子对孩子们的影响,结果心酸的现,孩子们过得比以前更好了。
想到远在江南、身处劣势的大皇子,他觉得应该快马加鞭赶回江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