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击败楚国于南阳地区的精锐力量以后,方贤太留三万秦军看守俘虏和稳固襄城。
其自身率领四万余秦军,继续北上,直扑宛城。
而景兼虽然率领残余楚军退回了宛城,同时,在南南阳地区,楚国依然有大量军队,但是,此时的南南阳地区,剩余的楚军,在战斗力上面,根本不是不足五万秦军的对手。
对于残余的十万楚军来说,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临时征召的士兵。
不管是装备还是战力,都无法和秦国四万多战兵相比。
于是,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,方贤太率领秦军一路北上,沿途楚军也多次组织抵抗,但是,每一次楚国在占据人数优势,并依城固守的情况下,依然被秦军轻易击破。
十月二十二日。
秦军抵达宛城城下。
景兼再次选择了弃城而走。
放弃了宛城。
宛城守将在确定景兼逃跑以后,选择了开城投降。
拿下宛城以后,秦军没有着急北上,而是抽出兵力向东南方向进攻。
十月二十五日,秦军控制淮源。
切断了楚国通过淮河进入南阳的可能。
十一月,已经稳定了江汉地区的秦国,得以向南阳地区增调兵力,使得方贤太麾下的兵力增加了三万。
重新得到兵力加强的秦军,并完成物资储备和战争准备的秦军,开始北上进攻北南阳地区。
秦军此次的进攻目标是叶县。
因为叶县是从北方进入南阳地区的门户。
想从北方进入南阳地区,叶县是必须走的地方。
而秦国之所以要先拿下叶县,是因为,南阳北面和郑国接壤。
虽然说,郑国不一定有趁机占便宜的胆子,可这不代表魏国和随国没有。
何况,占据着原鲁国土地的楚国,也可以通过叶县从北面进入南阳。
秦国先占据叶县,便可以堵死楚国再进入南阳的可能。
只要切断了南阳和楚国其他地区的联系,拥有制水权的秦国,便可以慢慢占据南阳地区。
而在秦国拿下南阳的时候,魏国和随国组成的联军,也已经彻底攻下下了唐国。
此时的七国联盟,仅仅只剩下了实力最强的宋国还在抵抗。
不过,此时的宋国已经没有剩下多少土地了。
此次魏随联军的联合作战,可谓是收获颇丰。
魏国获得了徐国,蔡国和半个唐国,以及三分之一个唐国的土地。
随国则占据了剩下的四个小国,外加三分之一唐国和三分之一宋国的土地。
唐国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,给了郑国,郑国在此次战争当中,虽然没有出动多少军队,但是,却为魏国和随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物资,有效的缓解了两国大军的后勤补给压力。
所以,分得了三分之一个唐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