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篮子的逐一摆放,王朗也开始了他的吆喝。
在这个年代,这样直接的叫卖并不多见,因此很快便引起了周围人群的注意,纷纷围拢过来,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别致的草编手提篮,场面一时之间颇为壮观。
“请问这篮子咋卖啊?”一位来买菜的大妈好奇地问道。
“大妈,没有花纹的6毛,有花纹的7毛。”王朗笑着说道。
“咋这么贵啊。”
“这啥篮子啊。”
“您别急,听我细说。”王朗微笑着回应,“这可不是普通的篮子,您瞧瞧这编织工艺,多精细,多结实。每一根草都经过精心挑选,编织而成的手提篮既美观又实用。”
话音刚落,围观的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,刘春兰、霍秀秀和张桃三人见状想要帮王朗说话,可是话到嘴边就是不知道该咋说。
因为,这个价钱与昨天商量好的价格贵了一毛钱。
“来,您亲自感受一下。”王朗边说边将一只篮子递给了那位大妈,她看上去五十来岁的样子,看穿着应该是一名退休职工。
“咦,这篮子怎么这么轻巧?”她惊讶地提起了篮子。
“您担心这篮子不结实,装不了东西吗?”王朗微笑着回应,随即从旁边取来一袋榛子,毫不犹豫地倒入篮子中,笑道:“您看,这篮子稳稳当当,毫无损,多结实!”
“咱们这篮子,不仅轻巧便携,而且造型美观,您想象一下,提着这样一个既轻又好看的篮子去买菜,是不是既实用又有面子?而且,咱们篮子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,提在手上舒适极了,您试试看就知道了。”
大妈提起装满榛子的篮子,“还真是这样,装这么多东西都不觉得勒手。”
王朗见状,更加卖力地介绍道:“这编织技术可是我们特意从外地学来的,独门绝技,别的地方可找不到呢。您要是喜欢,就放心大胆地买吧,保证让您物所值!如果您用坏了,下次赶集您在过了,我们陪您一个新的。”
“真的?”
“那当然。”王朗拍着胸脯保证。
大妈稍作犹豫后,终于下定了决心:“行,那我就买一个试试。”
说着,大妈从口袋里掏出钱来:“给,六毛钱,我要一个不带花纹的。”
“好嘞,您真有眼光!”王朗高兴地接过钱,将那个装满榛子的篮子交给了大妈。
1979年1o月8日。
这一天对龙岗生产队来说,是一个绝对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天。
就在前一天,王朗和众多的嫂子们,婶子们,姐姐们,妹妹们商量明天去城里卖手提篮的计划。
“王朗啊,要不咱们再考虑考虑?”
就连平日里最为果敢的带头人刘春兰,此刻也不免流露出几分迟疑。
毕竟,进城卖篮子,对众人而言,是前所未有的尝试。别说进城卖东西,进城对于这些人来说都是第一次。
一想到城里人,可能会看上他们农村的东西,每个人的心中都不禁泛起了嘀咕。
这不,王朗的提议一出,一个个就都犹豫起来。
毕竟这年月,城里人总是给农村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。
为了能吃商品粮,多少好看的农村姑娘找了城里瘸子或瞎子。究其根本,还不是出于对稳定生活与物资供应的渴望!
而当谈及将自己亲手编织的篮子卖给城里人,大家都有点对未知与不确定性产生了恐惧。
刘春兰见状,深知此时必须有人站出来,于是她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,说道:“我陪你去!”
“还有我!”一声紧随其后。
“俺跟你们一起去。”
又一个声音自人群中响起,众人转身望去,只见霍秀秀与张桃并肩而立。她俩分别是王利国和王利民的媳妇。
“那就让春兰嫂子给咱们打头阵。”一帮村里的妇女们笑着说道。
其实,刘春兰心里也没底,可是她也没有办法,谁让她是妇女主任呢。
次日清晨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王朗便早早地起了床,去了打谷场动了拖拉机,开着拖拉机来到了村口。
“朗哥。”王卫兵带着几个小伙伴等在这里。
“东西都准备好了吗?”王朗询问。
“都准备好了,一箩筐榛子,一箩筐松子。”王卫兵笑道。
“赶紧装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