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可取之处,则记下来拓宽思路。
治理国家本就不可能是一言堂,吸取百家言论从中得出经验,是他应该做的。
至于方孝孺等一众死忠朱允炆的臣子们,朱允熥可以说是给足了他们体面的时间。
如果过了这段时间他们不自己体面的话,
朱允熥也大可以既往不咎,以彰显他的仁慈。
不过若是他们再敢冒头跟朱允熥对着干,密谋造反诸类事情的话,到那个时候他们再想体面,朱允熥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了。
许是朱允熥是持先帝遗诏而入京推翻昏君,诛杀奸佞的,
从名义上来说,是说得通的,
所以像方孝孺一类死忠于朱允炆的臣子们,比之上一世,少之又少。
这期间也不是没有过人怀疑朱允熥持有的这道先帝遗诏,
朱允熥也不吝啬,索性直接将这道先帝遗诏给裱了起来,就挂在奉天殿上,上朝的百官们都能看得见。
如果是假的,百官自然能瞧出个端倪来。
可饶是百官在这么故意鸡蛋里挑骨头,也着实是没办法昧着良心说这道先帝遗诏是假的。
他们也不敢昧着良心,
毕竟他们死后那可是要去见太祖的,
如果他们昧着良心说这道先帝遗诏是假的,只怕是他们死后都要被太祖拉去活剐了不可。
一想起太祖皇帝,百官都自内心被吓得直打哆嗦。
由此可见,太祖在他们心目中的威慑力有多强了,
饶是太祖皇帝都已经驾崩数年了,可只要一提起太祖皇帝,百官们就没有一个不害怕的。
害怕的同时,百官们抬眸看向此时正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允熥,只见后者抬手间竟让他们看到了太祖皇帝当初的几分神韵。
朱允熥虽已经坐上了龙椅,但他也没有立刻称帝的打算。
称帝之前,先的先将大明国内叛乱统统平定了再说。
大约过了六七天,远在帖木儿布政使司的解缙总算是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,
而在安南诸国的杨荣则在几天前便赶了回来。
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、解缙,三杨一解,这正是朱允熥的谋士心腹四人组,
本来百官们以为朱允熥至少还会走走程序,还让他们在基层开始干,仕途上一路开绿灯,要不了几便可以到他们的位置上。
就连杨士奇四人也都是这么以为的,
可在所有人看到了朱允熥下的升迁旨意后,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了。
【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、解缙辅佐本王推翻昏君,重塑朝纲,治理有方,每战后勤皆有保障,岁补上战场,但战功却丝毫不逊色大将军蒙战,特此擢升杨士奇为辅,官居正一品!
杨荣为次辅,官居从一品。
杨溥为次辅,官居从一品。
解缙为内阁阁臣,官居正二品。】
“正一品,从一品,正二品,这。。。这。。。这!”
朝中百官皆是被朱允熥下达的这道旨意给整的连话都不会说了,
朱允熥竟然一出手便直接擢升杨士奇他们为正一品、从一品、正二品的官职。
最次的解缙都是正二品,
试问朝堂之上的他们,都别说是正一品了,就连最次的正二品,一眼望去也是一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了,
差距之大,试问他们怎么可能没有落差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