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氏和两个孙子说了,让他们明日回家。
再跟夫子报备一下,等下次学堂开学,便把家里几个小的也都送来。
二郎笑着应道,“阿奶放心,上次阿奶托人带的口信,我已经和夫子说过了。
夫子知道咱们家离县城远,又特意拾掇出一间厢房,就留着给四弟他们过来以后住宿方便。
只不过——”
四郎话风一顿,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又咽了回去,立马换了一个话题。
“您放心,等四弟他们来了,有我和三郎照顾着,一切都不用家里担心。”
三郎看了二郎一眼,并没作声。
同时,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二哥。
脑子转得就是快,一点儿都不像大伯大伯母。
其实两个小子没说的是,学堂里最近来念书的人特别多。
就连七八岁八九岁的孩子,也有人往这送。
实在是夫子授课的名声极好,听说他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,现在被提拔到了隔壁府城,做了个六品的什么大官儿。
这使得夫子名声大噪,很多有钱人家都想往学堂里塞孩子。
所以这住宿的地方,就很是紧张。
能给四郎他们腾出一间屋子安顿下来,已经算是老夫子心善了,看在二郎三郎两个得意门生的面子上了。
要不然,这学堂里头根本就没有能住的地方了。
虽说可以去外头住,但到时候少不得每个月几百文的住宿费用,这还不算一日里的吃喝拉撒。
家里什么条件,二郎和三郎又不是不知道。
能供他们两个已经算不错了,听说前些日子三叔猎了獐子,卖了些银子。
估计阿爷阿奶就是拿着那卖獐子的银子,才想要把四郎几个也都送进来读书吧。
二郎三郎不想和阿奶说这些糟心事儿,至少这住宿的问题暂时是解决了,那就不用再去烦阿奶了。
张氏和两个孙子又说了会话,就怕耽误了两个孩子读书的时间。
又嘱咐了一遍,明日早早归家,这才挎着篮子,在县城里逛了起来。
她先是到县城里有名的卤味居买了两只烧鸡,又买了一坛子老酒。
然后又去肉铺子里称了十斤肉,又买了几块大骨头。
临了,还不忘又去鱼市转悠了一圈儿,买了两条大鲤鱼回来。
看着从家带出来的银子,一下子就下去那么多,张氏很是心疼。
不过,她仍是咬咬牙,在心里说服自己。
现在自家有银子了,偶尔花点儿不算啥。
况且,她买这些吃的,也都是为了儿子孙子,打算一大家子吃个团圆饭。
对,这肉回去了,留着包饺子。
正好上次于掌柜送来的白面,还有不少。
别的不敢说,张氏自认为自己包饺子的手艺,还是能拿得出手的。
每次家里包饺子,儿子和老头子不是吃的舔嘴抹舌。
就是不知道厢房那位,喜欢什么馅儿的?
猪肉大葱?猪肉白菜?猪肉青椒?
张氏摇了摇头,她现在想的有点多,有点远。
想要知道厢房那位爱吃什么馅儿的,回去让儿子过去问问不就知道了。
这么一圈逛下来,张氏从家带出去的银子也就剩下二百多文。
她小心翼翼将剩下的铜钱,全都揣在自己里衣的内兜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