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匡胤的‘杯酒释兵权’之谋,算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功臣落幕。
相比于范蠡、张良这等智者的功成之后,了事拂衣去,郭子仪这位生前功高震主,死后尽享哀荣的大将更显对君主、对黎民百姓的负责任。
据系统中的信息介绍,这郭子仪乃是评书与正史的结合体。
如今入手他,绝对的意外之喜!
他的武力,在目前的云州军中,稳坐前五席。
其统御能力,绝对能进入前三甲。
怀着激动的心,握着颤抖的手,继续打开其他的礼包。
“叮,常胜将军礼包已打开,恭喜主公常胜将军人物之一:戚继光。”
【姓名:戚继光,字元敬】
【年龄:28岁】
【身份:植入为雁门关之战的二十八骑之一,名耀,字继光,又字元敬。原为主公亲卫,现为主公麾下中部军司马。】
【四维:武力96、智力93、政治87、统御99,海战1o2、精器98。】
【出处:明朝-嘉靖年间】
【忠诚度:1oo】
【简介:戚继光,字元敬、文明、汝谦,号南塘、孟诸,凤阳定远人。明朝杰出的军事家、书法家、诗人,民族英雄。
戚继光自幼家贫力学,博通经史。
嘉靖二十三年,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。
嘉靖三十四年,调至浙江御倭前线,任宁绍台参将。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徒,组练新军,配以精良战船、兵械;又创造攻防兼宜的“鸳鸯阵”战术,灵活作战,每战多捷,世人称为“戚家军”。
嘉靖四十年,在台州、仙居、桃渚等处大胜倭寇,九战皆捷。次年奉调援闽,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。因功升署都督佥事。
嘉靖四十二年,再援福建,破倭寇巢穴平海卫,进官都督同知,升福建总兵。
隆庆二年,奉命总理蓟州、昌平、辽东、保定四镇练兵事,在张居正、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,抵御蒙古,保障北疆安全。累功授左都督、少保兼太子太保。
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,戚继光被调往广东,数年后被劾罢归乡,最终在穷困失意中于万历十六年病逝,享年六十一岁。后追赐谥号“武庄”,又改谥“武毅”。】
话说这戚继光在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,南征北战,屡战克捷,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
但死于穷困失意,着实让人感到心酸。
戚继光对于兵器制造和使用可谓登峰造极,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,曾言:“有精兵而无精器以助之,是谓徒强”。
而在《纪效新书》和《练兵实纪》中,戚继光对于制器、用器、布阵等诸多问题,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,其“精器”思想,为戚家军的百战百胜提供了保障,同时也为“重道轻器”的传统兵法开辟出新的道路。
戚继光不单单是在军事、军阵、精器方面建树极高,且在诗词上也颇负盛名。
最为熟悉的便是他那篇脍炙人口的《韬钤深处》一诗。
这诗中的‘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’一句,将其轻视利禄、惟以保国安民、海疆和平为愿的高风亮节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于吴狄而言,此番获得戚继光,便是将他需要的水军大将送到了身边。
“叮,以少胜多礼包已打开,恭喜主公获得军队招募令2枚、虎贲兵甲3ooo套。”
“叮,收降纳叛礼包已打开,恭喜主公获得军队招募令1枚、人口招募令2枚、粮草3万石。”
十一个礼包,开出了一个演义与正史的结合体、再造大唐的郭子仪,一个抗倭名将、民族英雄戚继光。
其余的奖励,在这二人的光环下,倒显得不那么丰厚了。
实际上,这些奖励之中,是有不少好东西的。如天级招募令、龙象大力丸、龙虎大力丸、沁黄2号稻种这些。
看了看自己记录的内容,吴狄当即将人口招募令使用了。
“叮,使用人口招募令9枚,共获得人口16万人。其中青壮5万,妇幼11万,为主公从冀州迁移过去的黄巾。”
在使用了人口招募令之后,吴狄继续使用了黄级招募令。
“叮,使用黄级招募令5枚,招募到三流人才5人:张礼、赵能、杨端、郭信、苏吉。”
根据系统中的介绍信息,五人全是《水浒传》中田虎麾下的将领。植入为中部军中的屯长,从归降的黄巾降卒中提拔上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