烈日当头。
太阳光铺洒在水田上,刺眼的光随水纹波动,照得林宝初双眼黑。
快中午了,衙门门口依旧冷清如常。
连个人影都见不着。
难道都没人肯来干活儿吗?
“沈戟,要不我们把招工条件改一改吧?”林宝初犹豫地看着沈戟。
以工抵税粮。
这个条件是她主动提出来的,但事实证明,这个办法似乎不太可行。
丰耕县都七年没收上来过税粮了,大伙儿又怎么可能在乎多一年还是少一年?
“放心吧,大家会来的。”
沈戟淡然自若,对丰耕县的百姓十分有信心。
果不其然。
下午歇息起来,林宝初正要出门干活,就看到衙门门口蜂拥涌进来一群人。
“爷,我们来干活了。”
来的人当中有男有女,穿着不一。
有村里来的,也有城里来的,年纪更是十到八十岁都有。
他们扛着锄头,表情却像是来赶集一样激动。
“夫人,外边儿贴的告示可是真的?干活真的能抵粮税?”
“是啊是啊,能抵多少粮食,怎么个抵法儿?”
“不管抵多少粮食,俺都干!”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争相报名,生怕晚了就讨不到活儿了。
“你推我作甚!我先来的,别挤我……”
人群拥挤,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,林宝初赶紧开口制止。
“各位请听我说!”
她昨晚已经根据前世驻村时的经验,对人工种地的度以及工价,做了一个降级处理。
最终,得出以下条件:
“今年秋耕,我们分有水田和旱地两个工种,水田的活,每完成三亩地,可抵一石粮食。”
“旱地,每完成两亩地,可抵一石粮食。”
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,也为了保证进度。
她必须以工作量来制定还债计划。
“当然,我说的完成是指开垦、除草、耕地、下种等一系列的活儿,直到空地种上庄稼,这块地才算完成。”
“大家可清楚?”
“清、清楚了。”来人纷纷应声。
两三亩地,对从小种地的他们来说,根本不在话下。
而且种两亩地就能抵一石粮食,那一石粮食卖出来,能卖一百文呢!
这简直是天价!
“既然这样,那大家现在过来跟我做个登记吧,晚点我们还要讲解种地之法,今天来不及了,明日咱们再正式开工。”
衙门的地不在一处,好几个村子都有。
一会儿登记完,按照村子来分配工作,让他们在自己村里种。
也省得他们每天来回跑,耽误时间了。
“好好好,我是五沟村的王贵,住在村东头的王贵,夫人给我一个活儿吧。”
“我也是五沟村的,我年轻,夫人先给我记上……”
他们又开始抢了。
好在沈戟过来了,有他在,众人立刻像见到老师的学生一样,不敢放肆。
林宝初和沈戟各执一笔,一个登记旱地的活,一个登记水田的活。
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,林宝初和沈戟便奔波在各村教大家种地。
尽管他们每到一个村子,都免不了被村民们“教育”一顿,说他们不会种地。
但好在沈戟坚定不移的相信她,才不至于让她的种地计划落空。